■本报记者 黄莺 李冠男
http://zjdaily.zjol.com.cn/qjwb/html/2009-02/19/content_4537812.htm
早上十点半,正是学校里书声朗朗的时间,但是杭州金沙学校一年级八班的教室里空无一人。
灯是暗的,讲台上留着孩子们的旧课本和红领巾。黑板上,还留着孩子们稚嫩的笔迹:“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孩子们去了哪里了?隔壁7班的学生说,漂亮的马如湘转到了他们班,她的同桌徐东升则离开这所学校回老家了……
今年寒假,金沙学校劝退了徐东升等247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学后,仍有800多学生前途未卜。
孩子们为何不能在杭州读书?
家长质疑:我们孩子为啥没有消费券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杭州市德胜东路一建材市场附近的金沙学校,碰到了一位姓汕的学生家长。他告诉记者,他从安徽来杭州打工三四年了。去年8月他到金沙学校给孩子报名入学,一切都挺顺利的。前不久,得知杭州市政府发放消费券的消息后,他也兴冲冲地去问孩子。
“我小孩说没发,一开学我就去问了老师,这才知道,我的小孩居然没有学籍。而且没发消费券的事还捅了个篓子,不但拿不到消费券,我们还要被劝退。”汕先生当场就懵了。听说金沙学校没有学籍的孩子还有1000多名。
这时,又一位姜姓学生家长匆匆赶来。她是请事假特地来学校问情况的,她的孩子也没领到消费券。姜女士从老师那听到的答复是,孩子没有学籍卡,不符合发放消费券的条件。
“什么是学籍卡?”姜女士听不明白,也没再争取。但她听不明白学校的解释,“消费券和学籍有什么关系?”她反问记者。
校方承认:1100孩子是“黑户口”
“学籍”对于学生很重要,相当于学生在读期间的户口。
记者在上课的一年级某班做了一个调查,记者请已拿到消费券的学生举手示意,约有2/3的孩子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1/3的孩子没有举手,一旁好奇地看着。
对同在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读书的学生,发放消费券怎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金沙学校的施校长没有正面回答记者,他只说,根据市里要求,学校已在放寒假之前向有学籍的学生发放了消费券。而另有一部分学生,则由于无法申报学籍没有发放。
记者随后了解到,无法申报学籍的这部分学生属于学校违规招生,因本身不符合入学条件而无法取得学籍。也就是说,在教育系统的信息库中,在他们的个人受教育履历上,这些学生是“黑户”。那么,“这部分”学生究竟有多少?1100多人!
施校长随后说,目前学校已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督查下积极整改,对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实行劝退。本文开头提及的247名学生已回原籍读书,余下的800多人还在想办法。
主管部门:这个学校偷招千名学生
杭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社会发展局教育科是金沙学校的主管部门。昨天中午,两位具体负责金沙学校整改工作的工作人员刘先生和田先生接受了采访。
刘先生回忆,去年8月31日是金沙学校招生的最后一天,当天下午4点,主管部门驻学校的招生组和检查组下班后,校方私自招了一批学生,就是这1100人。
田先生介绍:“在2008年4月18日杭州市政府印发《杭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读需满足几个基本条件,同时提供7份材料及证件。”
“年龄在6周岁至14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并随父母来我市居住的有学习能力的非杭州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凡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且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我市已取得暂住证并至当年8月底前已在我市实际居住一年及以上,同时其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并按规定在我市交纳社会保险一年及以上的,可以在我市申请就学。”除此以外,申请人须提供家庭户籍本和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父母双方或法定监护人在杭的有效暂住证和房产证或房屋租赁证明;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交纳社会保险的凭证;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发的合法生育证明和浙江省籍学生需提交《义务教育登记卡》。
“金沙学校私自招收的一千多名学生,就是因为不符合这一政策而无法取得学籍。”
去年9月1日开学,下沙开发区教育主管领导到校检查后发现了这一问题。经过杭州市教育局和开发区管委会召开专题会议,最终决定由于金沙学校办学条件不足,责令其整改,劝退违规招收部分的学生。
孩子无辜 何去何从
这1100名学生要去哪里?
刘先生表示,搞一刀切是不现实的。这1100名学生中,有些在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学校就利用寒假时间进行劝退,先后有200多名学生回到老家读书。还有大部分孩子,父母都在杭州,老家已没有监护条件,是回不去的。就是这些孩子,去留成了难题。
据了解,这些不符合招生条件的孩子,大多是因为家长在实际居住地未住满一年。
有很多学生家长工作在下沙,但是居住在江干或者余杭的报名。“这是不符合入学条件的,要到实际居住地所属教育服务区域报名才行。”
对于这部分孩子,教育科的工作人员建议:家长要尽量创造条件,稳定自己的住所。要在实际居住地住满一年,再向实际居住地所属教育服务区域报名。其他条件符合的话,孩子肯定可以正规入学。
工作人员还提到了这样的看法,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需要三方面协调,主管部门监管有力,学校要端正态度,学生家长也要积极创造让孩子上学的条件。“家里有学龄前儿童的外来务工人员,一定要先学习当地关于子女入学的相关政策,这样孩子到了读书年龄才能有书读。”
现在下沙共有10所中小学,可以容纳1万多人,现有学生9000余人,还没有饱和。今年9月1日,下沙又有两所学校开学招生,教育资源在不断扩大。教育科的两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可以向社会这样承诺,只要符合政策,肯定有书读。
此刻,我们最关注的是这1100多名孩子,他们将到哪里去读书?学校的衔接过程中会不会落课?孩子们已经感到了没有“消费券”的失落,如何不再让他们再受到退学的伤害?
主管部门责令整改学校,是按政策办事。整改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规范、安全的读书环境。但是,我们在铁手腕整顿的同时,能不能更多地为孩子着想。比如先安排孩子到别的学校就学,让孩子不落课;比如抽出更多的精力来帮助孩子家长早点符合那么多的规定;比如居住地学校接受有困难的,可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帮助学生投档其他教育服务区域;比如,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个工作、生活相对稳定的大环境;比如,提前为学龄前儿童的家长解读入学政策……
作为曾经接纳他们的城市,我们应该想到。作为正在接纳他们的城市,我们应该努力做得更多。